如今,当人们到邮局买邮票时,营业员会很快撕下一枚交给你,而且邮票四边整齐、美观,这是邮票四周齿孔的功劳。别看这小小的洞眼,说来还有个邮票齿孔的故事。
一八四〇年,英国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,这确是一项重大的创举。但美中不足的是,营业员出售邮票时,还得用剪刀,非常麻烦。一八四八年,伦敦市中心一家酒店里,坐着一位新闻记者,他一边喝酒,一边撰写通讯稿件。稿件写好后,准备寄往外埠的报馆。他从衣袋里取出一大张维多利亚女王像邮票,想找把剪刀把邮票剪开。可是,找遍了酒楼上下,都没有剪刀。这位记者只好从衣服上取下一枚小别针,用针尖在两枚邮票中间刺了一连串很均匀的洞孔。然后,轻轻地撕开,把邮票贴在信封上。
事有凑巧。这时,有个名叫亚瑟.亨利的青年,坐在 记者斜对面喝酒,他认真地看用别针刺洞,心里暗想:假 如能发明一种打孔机,把每枚邮票的四边都打上孔,使用 起来,该多方便啊!
于是,凭着新闻记者的启示,他专心研究起打孔机 来,经过多次失败,终于发明了一台邮票打孔机。又经过 几次改进,直到一八茧四年,才被英国当局正式采用,并 为各国模仿使用。从此,邮票便出现了齿孔。
邮票四周打上齿孔后,撕起来很方便。于是,各国竞 相仿效,有齿邮票风行世界。齿孔的形状、大小和距离形 形色色,五花八门。
一八五〇年,法国有位医生叫勒格拉,因年幼的儿子 爱好邮票收藏,引起他对邮票的兴趣。勒格拉经过几年用心良 苦的穷捜广集,竟珍品满目,蔚然可观,成为世界最早的邮票收藏家。特别是他对邮票齿孔的研究,震动了世界邮坛。 因当时邮票齿孔没有一定标准,邮票收藏者也不重视邮票齿孔,总以为邮票的画面才是收集的对象,有的集邮者还剪去齿边,认为光齿阵容整齐,美观大方。勒格拉认为邮票 的齿孔增加了美感,品相好的邮票,应该是齿孔完好的。
那末,到底怎样的齿孔为最好呢?勒格拉设计一种专门测量邮票齿孔间距的工具一量齿尺。起初,沿着邮票 的四周景度,后来发现这些做法不正确。于是,他又千方 百计研究,改为在一定间距内测量齿孔的个数,将间距由 一厘米,改定为二厘米,在此间距内有几个齿孔,就称为几度。于一八六六年十月,发表了《关于邮票齿孔的研究》的论文,对邮票的齿孔度数作了统-规定。勒格拉发 明的量齿尺,一直沿用至今,对邮票事业是一大贡献。以 后,又有人将勒格拉量齿尺细限从十六度扩大到十八度,并且分出三十一神规格。
现在,各国邮票上的齿孔是不一样的。有正方形、菱 形和其他形状,但大多数是圆形齿孔。还有的用骑缝线, 就是象缝纫机那样在邮票上缝上轧洞。我国邮票都是打圆的齿孔,齿孔的度数一般都是11.5度。
什么叫度呢?国际邮票收藏界定的一种测量齿孔的标准, 在20毫米的距离内有多少齿孔就称多少度。如我国邮票在 20毫米内有11.5齿孔,因此是11.5度。
如今,人们很注意齿孔是否完好,也十分注意每枚邮 票的齿孔度数。所以,邮票收藏者手中必须有个量齿器(可以到邮票公司和集邮门市部去买),也可以用硬纸片、铝片 和塑料片自己做。量齿器上面有齿孔的度数,只要把要量的邮票放在刻度上滑动,直到邮票齿孔与刻度上的小格完全吻合,即可查出齿孔的度数。
邮票齿孔的来历
现在的邮票四周都有齿孔,既便于撕开又很美观。可是,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于1840年在英国诞生后的十余年间,邮票四周并没有齿孔,整张的邮票在贴信前或出售时,须用剪刀一枚枚剪开,非常麻烦。
邮票上的齿孔究竟是怎样来的呢?说起来,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。1848年,有位新闻记者在伦敦市中心的一家酒店边喝酒边撰写当天的新闻,稿子写好后,分别装进信封,准备寄到几家报馆去。这时,他从衣袋里取出一大张维多利亚女皇像邮票,想向酒店老板借一把剪刀将邮票剪开。酒店老板说:“先生,实在对不起,我们这里没预备剪刀。”稍后,这位聪明的记者顺手从西服衣襟上取下一枚别针,在邮票与邮票的空隙间扎了一串均匀的小孔,然后轻轻撕开,便解决了这个难题。
记者的举动被身旁一位名叫亚瑟·亨利的有心人看到,他便设计制造了一台邮票打孔机,经过几次改进后,于1854年被英国邮政当局正式采用,同年便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带齿孔的邮票。